教導小孩學習負責的第一步,從「收東西」開始  

少子化時代來臨,社會普遍的構成都是以小家庭為主,一個孩子是常態,兩個孩子就會被揶揄「是不是很有錢才這麼敢生?」

而在普遍家裡小孩變少的情形下,爸媽們也會默默當起「直升機父母」從小孩出生後就搶著要幫他規劃一切,不僅家事不用小孩參與幫忙,還會養成孩子予取予求的不良習慣。

長時間讓孩子們處在安逸的環境中,他們就容易變得不太容易接受失敗的草莓族,等到再年長一些,可能會有更多不好的問題發生。

所以,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,就要告訴他們負責任的重要性,越早啟蒙告訴他們正確的觀念,長大後就不用花更多時間與力氣去矯正不對的行為,對長遠的教養來說也會非常有幫助。

而讓小小孩學習負責的第一步,就可以從「收東西」開始。

把用完的東西放回原位

不管是玩玩具還是在看書,小孩的注意力可能沒辦法像大人一樣那麼集中,只要對眼前的東西一不感興趣,就很容易把東西放在旁邊置之不理,而這時家長也不用急著追在孩子後頭收東西。

不妨拉著他們的手,一起先把這個東西放回原處,再拿新的東西出來,也要用較認真的神情與態度告訴孩子「如果沒有收好眼前這個不需要的東西,就沒有玩下一個遊戲或拿下一個玩具的權利」。

隨著練習多次以後,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形成一套SOP「先收不需要的物品,再來玩新的東西!」這也是學習自我管理很重要的第一步。

將收好的衣服跟孩子一起做整理

從孩子會收自己的玩具以後,就可以開始進階到下一步,整理自己的衣物或是個人物品。

對於13歲的小小孩來說,這年紀很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,如果讓他們看到大人都會自己把東西歸類或是擺得井井有條時,就會想跟著一起做!

「讓孩子有想要做的心情」

至於3歲以上的孩子會稍微有點自我意識和主見,不妨在他們收完東西的時候,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誇獎,讓他們覺得收衣服歸類是一件很棒的事,被父母誇獎後也會更有動力持之以恆地做下去。

與孩子約定每個物品放的位置

如果更進一步想要讓孩子喜歡上「收納」這門課,不妨給他更多可以自行決定的權利吧!

像是什麼物品要擺在哪邊?不要總是想著自己認定的喜好,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,畢竟大人的視線和孩子也不一樣,讓孩子從他們的視角決定東西的擺放(方便拿或是不方便拿)再去延伸做出不同的收納變化,也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!

有時候適時的放開手,給予孩子更多自主權,對他們的成長來說也會比較好。

讓他們從整理東西學習收納對自己的東西負責,都可以加速他們的成長,循序漸進的培養好負責任的態度並好好進步。

 (資料來源:2016-07-01網路未來Family/MamiBuy 整理報導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inkkids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