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  增進親子關係的相處技巧  

 

我們跟孩子相處時,常常會因為遇到衝突而開始影響親子關係,在這裡我分享一些正向的互動技巧來給父母一些方向,當然,就如學習任何一個新技能一樣,都需要練習才能精熟,從今天開始練習,經由累積,你會發現跟孩子的關係會開始改變!

1.學會「換句話說」,讓孩子變聽話!

這些話應該大家都很熟悉:

「不吃飯就沒點心吃!」

「不寫功課就不准看電視!」

「再哭就不抱你!」

這些說法不但不會讓孩子聽你的話,反而還會挑起負面的情緒。有時候,嘗試換句話説,你會發現有不一樣的效果,而且還能達到相同的目的喔!

「吃完飯就有點心吃喔!」

「寫完功課就可以看電視了!」

「安靜了,爸爸就抱抱你啦!」

只是跟孩子換個方式説話,給孩子正向的能量,你和孩子的情緒都能因此穩定,另一個bonus就是,孩子會更願意聽你的話喔!

2.參與,不要干預

很多時候,我們該參與的時候不參與,只愛干預。

有一次我在南部演講, 被安排住宿在一家商旅,商旅的地下室有一個遊戲區,當時有一位媽媽陪著他的兒子玩投籃的遊戲機,而我就坐在一旁上網,整整半個小時,我只聽到媽媽説著:「兩手要拿好,」「用力一點,」「要對著籃框投!」卻完全沒聽到孩子在玩球時應該有的笑聲。

我們做大人的,很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要怎麼做,把我們的標準套在孩子身上,明明只是在玩一個輕鬆的遊戲,過程應該是放鬆的、愉快的,但偏偏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想法,期待孩子能做到我們心中所設定的標準,於是破壞了互動的氣氛。

所以,我們應該學習多多參與,避免給孩子太多的限制,陪孩子一起玩,一同享受美好的相處時光,親子互動,過程遠比結果還來的重要!

3.教育孩子時,以孩子的能力設定標準

情境(): 當孩子害怕玩水,爸爸:「水有什麼好怕的!我們一起跳進去你就會發現很好玩!」

情境(): 當孩子平時專注力就不夠,媽媽:「功課只有5頁,沒寫完不準休息!」

情境(): 當孩子沒有接觸其他孩子的機會,媽媽:「不是跟你講很多次要跟別人分享玩具嗎?和小朋友一起玩!一起玩!」

做大人的,很喜歡以我們訂的標準要求孩子。有一次我帶Aidan去公園玩,看到一個大約5歲的小男孩,帶著厚厚的眼鏡,慢慢地爬上溜滑梯,看起來肢體很不協調,他一邊哭,一邊説著:「我不要溜滑梯。」爸爸在旁硬是拉男孩的手,「男孩子哭什麼哭,溜滑梯那麼簡單,你給我溜下去!」小男孩很明顯地非常焦慮,雙手緊握住欄杆,在爸爸給的壓力下,用爬的方式爬到了滑梯口,讓人印象深刻的,是他那溜下時驚恐的表情。

我看了這一幕很心疼,這樣的方式,只會造成孩子更退縮、更不願意學習。也許,我們都需要學習在要求孩子前,看看孩子現有的能力,以「漸近式」的方式引導他,我們可以將標準訂在孩子現有的能力範圍內,讓他有了成就感之後再調整難易度。

以孩子的能力為他設定學習的標準,尊重孩子的步調,take baby steps, 孩子能學的好,才能學的有自信!

4.規劃屬於和孩子的精心時刻

我是個職業婦女,我熱愛我的工作,because it defines me; 我更愛我的寶貝兒子,because he is part of me。在這倆者之間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真的很難,但我還是努力地去嘗試,有一天,我發現我做到了。

回到兩年前的時光隧道裡,當時Aidan4個月大,每一天,我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跟他説故事,講故事的時間並不長,一次頂多10分鐘左右,但是我們倆在這時間內都是開心的!

這個習慣一直到現在都沒改變,就連他人在關島的那一個月,我還是會透過視訊跟他説故事。説故事,它只不過就是一個活動,活動的本身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那過程中,我帶給了兒子的是什麼樣的感覺。事實上,我自己都能感受到那互動的奇妙,那是一種愛、也是一種被愛的感覺。日子久了,這已經變成了屬於我們的精心時刻,只要是與故事相關的,兒子只會指定我説,並一臉帶著期待的表情。

我真心了解現代家長們的辛苦,要上班,還有家事要做,但是以我個人的經驗,有品質的相處每個人都做的到;品質不是以時間的長短來定義,而是美好互動的成果。爸爸媽媽們,你的寶貝很快就會長大,趁他們還小的時候,創造屬於你們的精心時刻,相信我,這將會是在孩子心中無人可替代的美好記憶!

(資料來源:2015-02 親子天下 作者:袁巧玲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hinkkids2014 的頭像
    thinkkids2014

    社團法人新竹市教保人員協會附設新竹市私立新科非營利幼兒園(新竹市政府委託辦理)

    thinkkids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