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沒照筆順亂畫字,會影響以後寫字嗎?  

幼兒很早就開始「寫字」了,只是因為小肌肉尚未發展成熟,所以寫出來的字就像鬼畫符。千萬不要小看這些鬼畫符,這可是幼兒將他腦袋的想法呈現出來的方法之一。

幼兒寫字像鬼畫符,沒關係嗎?

其實,幼兒很早就開始「寫字」了,只是因為小肌肉尚未發展成熟,所以寫出來的字就像鬼畫符。千萬不要小看這些鬼畫符,這可是幼兒將他腦袋的想法呈現出來的方法之一。寫字根源於嬰兒用手在空中畫寫;1 2歲時可以用筆隨意畫寫;2 3 歲時可以有意識控制地塗鴉;3 4 歲知道圖畫和寫有所不同;4 5 歲可以塗鴉式地畫圖,作為書寫的預演;56 歲可以模擬畫寫,模仿畫出自以為是的「字」,甚至可以將字唸出來;6 7 歲時正式開始寫字。剛開始寫字時,常介於畫圖、模擬畫字(描寫)及真正文字間。

幼兒並非一開始就能書寫出正確無誤的文字型式。他們是從隨意地塗鴉開始,從塗鴉的探索中強化對文字的概念,隨著對塗鴉、運筆、書寫能力的增進,文字的書寫才發展成熟,漸漸書寫出傳統式文字,也就是我們慣用的國字。隨著文字概念逐漸成形,文字書寫發展也會日漸成熟。對幼兒來說,早期給予不同的塗鴉經驗,對幼兒圖文概念的發展很有幫助。

幼兒沒照筆順亂畫字,會影響以後寫字嗎?

對大人來說,書寫是一種常被使用的語文活動。透過書寫文字,我們可以傳遞訊息、分享經驗、獲取知識和擴張記憶,像是爸爸媽媽在孩子聯絡簿上簽名、老師在白板上記錄孩子的話語等。孩子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能看到成人們拿筆書寫文字,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他們也會模仿大人進行書寫動作。也許他們的書寫作品在大人眼中像是「鬼畫符」,卻是孩童們可貴的自發性創造形式。在他們能成熟地書寫文字前,都是透過不斷地探索、實驗和詮釋文字符號,來表達其意義。

36歲的學齡前孩子,即使還沒接受正式認字寫字教學,若常置身在充滿中文文字的環境中,依然能發展出對中文文字的理解概念,也會嘗試使用各種不同符號來表達不同意思,多數幼兒的書寫形式接近中國文字結構,即使非正確中國字,外形上也會非常近似。孩子也會在不斷地文字試驗探索過程,逐漸建構出約定俗成的文字。

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,大人眼中的「鬼畫符」就是寫字。父母常會擔心孩子的筆順不正確,不符合中文字約定俗成的筆畫與構字規範,會對日後正式開始學習書寫國字時產生困難。因此許多父母在學齡前便購買許多坊間寫字練習本,要求孩子進行機械式的練習書寫。事實上,這種做法很容易澆熄孩子探索文字的樂趣。以愛彌兒幼兒園的小朋友為例,老師們都非常支持與鼓勵他們用「鬼畫符」的書寫方式來展現對文字的認識,不僅大量提供空白紙與筆,也從不限制他們的書寫內容,讓孩子盡情地用自己喜好的方式亂畫。剛開始亂畫,也許只有「點」,慢慢地會到「線」、「圈圈」⋯⋯之後逐漸看到外形近似中文字的文字。直到出現正確的中文字前,整個萌發過程,我們看到的是孩子們對文字符號探索試驗的熱情。語文學習是長久持續的,尤其進入小一後的前10 週是學習注音符號的階段,過了這個時期,就會進入書寫國字。若突然從簡單筆畫的「ㄅ、ㄆ、ㄇ」書寫,馬上進入很多筆畫的國字,容易讓孩子對寫中文字失去樂趣與熱情,甚至對書寫產生抗拒。

這群孩子們進入小學一年級後,由於先前奠定美好的語文探索經驗,書寫國字成為喜愛的「功課」。每次學校老師教到筆畫多、很難的國字時,還會躍躍欲試想要挑戰。如果孩子對書寫中文字抱有這樣的熱情與態度,身為父母的你還需要擔心嗎?

 

(資料來源:親子天下《幼兒學習,關鍵問!》 作者:鄭舒丹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inkkids20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